&esp;&esp;“史思明误我!史思明辜负我啊!”
&esp;&esp;安禄山恐惧不已,在堂中大发牢骚。
&esp;&esp;和两个月前的信誓旦旦不同。
&esp;&esp;他相信崔乾佑会再次复制潼关之战。
&esp;&esp;奈何退守陕郡以后,唐军将兵马驻扎在灵宝平原上,至今未发生大规模的冲突。
&esp;&esp;燕军主力无法主动出击,只能干看着。
&esp;&esp;起初安禄山也乐见其成。
&esp;&esp;但郭子仪、李光弼拒绝招安,再次入常山后,事情变得不对劲。
&esp;&esp;没等到李瑄“后院起火”,反倒是大燕被掏屁股。
&esp;&esp;信令无法传递范阳,人心惶惶。
&esp;&esp;“都怪你们这些狗碎,我是唐臣,能荣华富贵,为什么让我造反?”
&esp;&esp;安禄山放下筷子骂娘,对堂下严庄、高尚破口大骂。
&esp;&esp;见安禄山在气头上,严庄、高尚把头低下,不敢吭声。
&esp;&esp;幸亏安禄山没犯病,否则二人少不了被一顿毒打。
&esp;&esp;他们心中也埋怨安禄山,如果你没有野心,哪会被欲火勾动?现在却怪起他们。
&esp;&esp;若不造反,凭借李亨的刻薄寡恩,登基大宝后一定会杀了安禄山。
&esp;&esp;“如果李瑄小儿打到洛阳,朕一定先杀了你们!”
&esp;&esp;安禄山没完没了,不合时宜地说出这句话。
&esp;&esp;“碰!”
&esp;&esp;说完还不解气,拿起桌上的梨子向严庄砸去。
&esp;&esp;严庄不敢躲避,任由梨子砸在腹部,他不仅肚子疼,心更疼。
&esp;&esp;“陕郡不打了,南阳也不打了,朕要把二十多万兵马合在一起,回幽州固守。”
&esp;&esp;安禄山闷声说道。
&esp;&esp;“陛下不可!贸然撤兵,当有大祸!”
&esp;&esp;见高尚缩着脖子不吱声,严庄硬着头皮劝谏道。
&esp;&esp;他心中有韬略,并没有觉得自己战略失误。
&esp;&esp;他有料到李光弼、郭子仪不会臣服大燕,毕竟曾经李光弼、郭子仪是李瑄的部将,特别是李光弼,与李瑄关系不一般。
&esp;&esp;只是没料到李光弼和郭子仪这么能打。
&esp;&esp;能攻能守,能奇能正,摧枯拉朽。
&esp;&esp;连带新招募的士卒,两次援军,全部被打得支离破碎。
&esp;&esp;在范阳起兵以前,李郭二将虽稍有名气,但严庄只以为是统领万人的普通将领。
&esp;&esp;史思明的能力,严庄是信得过的,却接连四次大败。
&esp;&esp;“你想让朕在洛阳等死吗?”
&esp;&esp;安禄山向严庄呵斥一声,质问道。
&esp;&esp;他本就眼病,显得他双目通红,像是要一言不合治罪严庄一样。
&esp;&esp;“陛下息怒!”
&esp;&esp;“我军虽然还有二十多万,但其中七八万都是从洛阳一带招募的兵马,还有豪强的私兵。他们一定不会跟着撤退回幽州,届时阵营必大乱。一旦唐军趁机攻来,与郭子仪、李光弼前后夹击,我们断无生路。”
&esp;&esp;“哪怕我们侥幸冲破封锁,回到范阳。十几万大军,该如何养活?如何抚镇六胡州,又如何向靺鞨、室韦、同罗等部交代?”
&esp;&esp;严庄向安禄山晓以利害。
&esp;&esp;以前范阳养那么多兵,是有朝廷绢粮资助,又有河北的粮草加持。
&esp;&esp;若失去这些供给,兵马哗变是迟早的事情。
&esp;&esp;“言之有理!”
&esp;&esp;安禄山觉得严庄的话很有道理,他又说:“将士们失去范阳的家人,恐也会暴动!”
&esp;&esp;“陛下向将士们声称范阳还有精兵,又有靺鞨、同罗、契丹、奚、铁勒九姓部倾国来源,让将士们不要担心,范阳无虞。”
&esp;&esp;“我们要尽快寻找破局之道!”
&esp;&esp;严庄向安禄山建言道。
&esp;&esp;“破局之道在哪里?”
&esp;&esp;安禄山迫不及待问。
好版主